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童子:农民工陈直研究深奥的海德格尔哲学,听听就有意思。相关报道火了。随之而来的批评也很多。有些人说,他大学时痴迷哲学,不好好上课,最终大二时退学,这导致了他现在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如果他真对哲学感兴趣,可以本科毕业后考哲学硕士、博士啊,那才是光明大道。

先生:注意,大学让他主动退学的时候,他找辅导员签字,第一次与辅导员说话。这辅导员在干什么呢?大一一年的时间,学生“不务正业”看哲学影响学业,辅导员竟然没有好好引导过,这是不是失职呢?

童子:有人批评陈直不安心上班,这里几个月,那里几个月,他自己说,做过最长的工作可能就半年左右。这样永远没有晋升的机会,挣不到钱,无法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有研究哲学的时间,不如好好工作。

先生:他不是无法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而是无法把一件不感兴趣的事情做好。他对翻译哲学原著有热情,便能持之以恒,两年自学英语。另外一些人对工作、哲学或者其他什么都不感兴趣,做什么都没有恒心。对这种毫无上进心的人,大家不苛求,为什么偏偏去苛求陈直呢?

童子:因为大家觉得陈直有耐心研究哲学,还是求上进的,只要把这份求上进的精神放在工作上,就能过更体面的生活。大家是恨铁不成钢。

先生:导演李安年轻时好像也不务正业,吃软饭的。不少对艺术、文学、学问感兴趣的人,都有这份痴,比较讨厌世俗的工作。这种“痴”可遇不可求。成功了,“痴”是荣耀;失败了,“痴”是耻辱。问题是,陈直刚刚30岁出头,谁能预料后面是不是会成功呢?

童子:为了这种很不确定的成功,天天不务正业,生活太苦,给家人造成的伤害是不是太大了?

先生:他们痴,不是为了成功,没有功利的目的。良好的社会福利系统应该保护这种人,尽可能让大家都过上体面的生活。不能说,努力工作就体面,不努力工作就被鄙视。大家都有时间有心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藏着掖着,才是好的社会。

童子:有人批评陈直对妻子、儿女没什么感情,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比如他说:“看到孩子出生,我其实没有太大的感觉,这样说也许很无情,但他具体哪天出生的,我确实记不太清了。”对于妻子,他说:“我也不清楚我们之间有没有真正的感情,我都不清楚感情到底是什么意思。平时除了日常琐碎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她下了班就喜欢玩手机,戴耳机看抖音,我看书,彼此互不打扰。”

先生:他只是把很多父亲的心里话说出来了。孩子出生一定欣喜若狂,一定能记住孩子的生日,与妻子一定相濡以沫。这都是流行电视剧、小说的套路情节。看看伟大的文学名著,其中不少主人公都和陈直一样。那才是真实。爱因斯坦很伟大,但从来没听说他经营的家庭很圆满。爱因斯坦与陈直对家庭都有点冷漠,没有理由宽容前者而苛求后者。

童子:陈直说家庭暴力使他有点孤僻,不善于与人交往,“小时候,我受到比较多的家庭暴力,往往这样的人都比较软弱、懦弱、谨慎。所以一般不会主动说话。”这种把自己性格不好归咎于家庭环境的行为,有点推卸责任,毕竟,人可以主动改变。

先生:他不是没主动改变,只是尝试之后以失败告终。一个人等到长大再来改变性格,总有点困难。父母不会做父母,对孩子性格影响最大。问题是,没有人教父母如何当好父母。当父母当不好父母的时候,没有一个机制尽可能消除这些父母对孩子的不良影响。能不能摊上个好父母,孩子只能祈祷。

童子:什么机制能消除父母的不良影响呢?

先生:比如孩子不是只面对自己的父母,还面对左邻右舍很多的父母与孩子,父母之间、孩子之间经常亲密接触,不会做父母的也会学到些正确的方法,受到不良影响的孩子在阳光的孩子的影响下,也会有所改变。

童子:这种亲密接触的机制,还能存在吗?

 

话题:



0

推荐

文庆

文庆

7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挑刺砖家——专挑专家的刺 E-mail:wqphil@126.com 微信公众号:zhuanyetiaoc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