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童子:摄影师鹿道森的离世引起这么大的关注,令人惊讶。《重庆晨报》的评论关注的是当事人的心理健康,“我们身边每一个看上去正常无比的亲人、朋友,他的B面会不会也是另一个不易被人察觉的“鹿道森”?”

先生:每一个选择离开世界的人,都可能被视为心理有问题

童子:《重庆晨报》请教的心理专家详细罗列了一些心理死角,比如压力过大或适应性心理问题、“讨好型人格”或安全感缺失、情感受挫、深陷负罪感与愧疚感、遇重大变故无法适应,等等。有了心理死角,便会有情绪低落、丧失兴趣或欢乐、食欲显著下降或增加、失眠或嗜睡等症状。

先生:有这些症状的人并不少,怎么办?

童子:心理专家说,如果自查对照的朋友发现自己或者身边人出现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周,一定不要讳疾忌医,请主动向专业人士求助。

先生:专业人士一般是指心理医生,中国大部分人并不相信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作为一个群体也没有表现出很好的职业操守,收费还离谱,更重要的是,心理疾病并非药到病除。所以建议心理有问题的人求助专业人士,很大程度上是句空话。

童子:心理医生似乎也是现代的发明?

先生:是的,传统社会不需要心理医生。要想心理健康,不是非得找什么心理医生,而是从小到大都要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如果从小到大都没有完全相信的人,他们凭什么会相信一个心理医生呢?传统社会的人不像现代人这么孤独,太孤独了,才要心理医生

童子:《潇湘晨报》的评论强调,“鹿道森”让人们看到爱与希望的重量。对于任何一个陷入心理困境的人,“他身边的人、他所处的环境,都应该要伸出手,把他拉出泥潭,让他看到爱和希望。”评论说,家人们确实曾给过鹿道森爱,比如贷款帮助他创业。

先生:这是对爱的误解,给钱不一定是爱。感受到爱的人,不管是创业,还是打工拿着微薄的工资,都对未来充满希望。感受不到爱的人,即使睡在钱堆里,也不开心。说什么身边的人、所处的环境要把类似鹿道森的人拉出泥潭,也是空话。现在的人很少有真朋友,工作之后大多各管各的;“环境”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上级的压力,“环境”不会去关心他人的心理问题。

童子:是因为身边人与“环境”冷漠吗?

先生:不完全是。即使有些热心人想去关心他人的心理问题,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童子:《新京报》的时评一直活跃,关于鹿道森,评论说,在他发出想离开世界的信息后,“从全网寻人就能看出,人们愿意伸以援手、相濡以沫……这或许可以为年轻人注入一番希望——归根结底人不是孤单的,共通的人性会将我们凝聚起来,也会给予我们力量。”

先生:这很可笑。每年选择离开人世的年轻人肯定不止鹿道森一人,互联网关心过几个?从关心鹿道森,怎么能推出“人们愿意伸以援手、相濡以沫”?鹿道森被关心的概率,并不比中彩票的概率高多少

童子:评论也强调,社会应该以更加坚决的态度加强家庭教育、减少校园霸凌、支持年轻人创业。鹿道森摊上了不称职的父母、校园霸凌与工作不顺。

先生:加强家庭教育,就是让父母更加合格。这是长远的目标,近期看来,很难改善。父母不合格,怎么办?至少现在看来,孩子只能听天由命。至于支持年轻人创业,也有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创业?每个人都有创业的天赋吗?简简单单打个工不是也很好吗?社会要做的不是鼓励创业,而是确保人们不管干什么工作,不管是不是失业,都不会太焦虑

童子:最后看看维舟老师的评论《缺爱的孩子》。他谈到,在中国传统中,“角色自我”比“真实自我”更重要。那种指责自杀者“自私”的声音,其实也是从这一传统出发,责备他未能尽人子之责。然而,对自我意识更强的一代来说,人世值得留恋的不是人际取向了,而是自己感受到的人生乐趣。当后者压倒前者,那么对他们而言就已生无可恋。

先生:在维舟老师看来,“角色自我”就是所谓“懂事的孩子”,我们的社会文化经常赞扬这类“懂事的孩子”,但往往正是这类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他们为了满足家长的期望,承受了太多本不该承受的东西。

童子:承受不了,会选择放弃生命。那么做家长的,应该努力摆脱传统的影响,鼓励孩子做自己?

先生:把懂事与实现自我对立起来,是不妥的。为什么懂事的孩子在传统社会不太容易崩溃,而在现代社会却可能崩溃?

童子: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了,用“懂事”去压抑孩子,会出问题。

先生:孩子自我意识觉醒,去实现自我,便不会像鹿道森那样选择放弃生命吗?某些艺术家恰恰是太自我了,才选择放弃生命。传统的孩子选择懂事,主要不是因为自我意识不强,而是由于在传统社群中懂事的人能得到认可,他们生活在很小的熟人圈子中,被熟人认可,是谋生的前提,也是幸福的前提

童子:鹿道森选择不懂事,是因为自我意识太强吗?

先生:自我意识强的人在意的是自己的人生乐趣,懂事如果没有乐趣,宁愿不懂事。在传统社会中,懂事在某种程度是有乐趣的,而现在却没有了乐趣。关键是传统社群已经瓦解,原来是传统社群给懂事的孩子带来尊严、乐趣与生活的希望,这样的社群不存在了,当然懂事的人也感受不到乐趣,于是选择不懂事。

童子:不懂事就能感受到乐趣吗?如果有乐趣,那些太自我的艺术家为什么选择结束生命呢?

先生:不懂事,就是不考虑长辈的期望与周围人的眼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运气好,得了功名利禄,自然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有认可便有尊严与乐趣。如果运气不好或者能力不行,人生很失败,比如极其颓废的艺术家,也可能厌弃这个世界。换句话说,不管是不是做自己,不管是不是懂事,只要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便更有信心活在这个世上

童子:到底是应该鼓励孩子懂事还是不懂事呢?

先生:懂事与不懂事这两种模式不是矛盾的,每个人应该在这两种模式中各取所需,既迎合自己,又有助于自己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鹿道森在父母眼中的“懂事”中感受到的都是压力,在自己“不懂事”的摄影艺术追求中也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懂事不好,不懂事也不好,进退两难啊

童子:维舟老师还谈到爱,他说,如果连父母对自己都没有爱、家庭也不能成为自己的避风港,又没有什么美好的人或事物值得自己留恋,如此了无生趣,那么活在这世上的理由是什么?如果鹿道森的悲剧能推动更多为人父母者有所醒悟,那他的死就有意义。

先生:看到鹿道森的悲剧,很多父母当然有所触动,但不一定醒悟,醒悟的“悟道”是需要天分或引导的,做好父母是一门艺术,艺术不是看几个社会悲剧就能掌握的。维舟老师说得很好,家庭之外其他美好的人或事物非常重要。如果父母不称职,社会应该安排各式各样的渠道让孩子遇见其他美好的人或事物。如果这些渠道统统没有,任由孩子自生自灭,孩子有极端举动,又能怪谁呢?

话题:



0

推荐

文庆

文庆

7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挑刺砖家——专挑专家的刺 E-mail:wqphil@126.com 微信公众号:zhuanyetiaoc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