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老师最近一句“不会吧”,引发广泛争议。讨论的人已经很多,我们也说不出什么新意。还是读读他的著作《白说》里的讲演稿《致青春:做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选第一部分《不挣扎不绝望不算青春》做个点评。
今天讲一个与青春有关的关键词吧,就是“焦虑”。
焦虑几乎是当下每所高校共同的情绪,从校长到老师,从大一到大四。象牙塔的教育传统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已经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该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在内心里又该如何去舒缓这种焦虑?
我个人认为,转型期的中国,一个特殊的时代之下,每个行当都会面临焦虑,大学校园也不能幸免。我期待十年或者更久以后,年轻人的大学生活能够更加心平气和,可以享受纯粹的念书时光,但现在似乎不行。(平庸。把问题都让转型来背锅,等于什么也没说。白老师从2010年就开始做这个演讲,他预言10年以后也许大学生的心态会好一些,那现在流行内卷该如何解释呢?)
去年我参加了一个内部讨论,团中央书记陆昊和青联主席王晓都在(强调自己见过什么高层领导,平庸。),我说,青年问题已经重新成为社会问题,非常值得关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现实的压力比过去更明显;第二,机会远远不如以往,当然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常识错误。时代进步为什么必然导致机会减少?);第三,年轻人心理冲突加剧,和就业环境、情感因素都有关,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疏导,会演变为巨大的社会冲突。
站在年轻人的角度,该怎么看待这些外在或内在的冲突呢?我历来都说这么几句话:第一,全社会都要关爱年轻人,但不是溺爱(平庸,废话);第二,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平庸,废话);第三,如果青春顺顺当当,没有任何奋斗和挣扎,没有那么多痛苦和眼泪,没有经历过理想的幻灭,还叫青春吗?如果回忆中没有充满各种跌宕起伏的色彩,回忆有什么意义?(逻辑问题。必须分清年轻人正常的焦虑与不合理外在原因导致的焦虑。不能只说焦虑是正常的,而无视所谓不可抗力)
中国能满足所有的年轻人在三十岁之前买房的梦想吗?我要告诉大家,门儿都没有。房改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就是在十几年前,给了全体国民一个不可能实现的预期—每人都能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抱歉,美国没有实现,日本没有实现,新加坡、香港都没有实现。请问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如何实现呢?(逻辑问题。问题不在于这些外国都没有实现每人一套房子的梦想,而在于在百姓安居事业上,哪些国家做得好一点?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日本,一个人到了五六十岁快要退休时,才刚还完一辈子的房贷,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如此。可我们这儿很多年轻人买房都是一次性付款,花的是双方父母一辈子的积蓄,或者把老家的房子卖了筹来的钱。年轻一代的住房问题,一定要靠牺牲上一代人的福祉才能解决吗?(常识问题:不少小夫妻双方父母凑钱不是为了一次性付款,而是为了凑首付)
我三十二岁的时候,才拥有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很幸运地赶上了福利分房的尾巴,也要花一点钱,但不是很多。(常识问题:白老师说自己三十二岁才拥有自己的第一套房子,这个“才”字是炫耀还是诉苦?福利分房并非一种公平公正的机制,白老师却认为自己得到福利房很幸运,没谈到任何的内心不安。很多人不是讨厌不公平,只是抱怨自己不是不公平机制的受益者)
在那之前我搬了八次家,我儿子的孕育和最初的成长,都是在租的房子里。其中有一次搬家,让我每每回忆起来都觉得特别……骄傲又有一点悲惨(欠通顺。搬个家,让老婆累出急性肾炎,哪里值得骄傲?)。当时,老房东不肯续租了,新找的房子就在同一个小区,而且和老房子一样,也在六层。我傻呵呵地给搬家公司打电话,问能不能便宜点,两栋楼相距不到一百米。人家说,不仅不便宜,还得加钱,我们不看距离,只看楼层。时间很仓促,我们只有一晚上打包装箱,最占地方的就是书,不知道怎么会有那么多。最后,我夫人累得犯了急性肾炎。我认为在我的记忆中,如果没有搬过那八次家,没有那么多找房租房的经历,我的青春是不完整的。
有很多年轻人抱怨,现在社会上都是拼爹、拼外貌,我会告诉他们:我也曾经拥有一个成为富二代的机会,但是我爸没有珍惜(常识问题。如此调侃去世过早的父亲,不妥吧?)。
拼爹,起码得有爹吧?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把我们哥俩带大。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也从没为了工作给谁送过礼,不也走到了今天吗?人生如果没有一些落差做比较,也就没那么多趣味了。(逻辑问题。白老师的逻辑是,人家拼爹,事业成功,我们与他们一比,很有落差,于是我们人生变得更有趣了。他还说,自己在北京没有亲戚,从没为了工作给谁送过礼,混得也蛮好。言外之意,无视潜规则,也能成功。其实白老师更应该强调一路走来自己遇到哪些贵人,碰见哪些机遇,而不是片面强调自己的清白)
北漂一族常问,到底要坚守北上广,还是回老家?探讨这个问题有意义吗?你有机会就留在这儿,甚至可以去纽约、伦敦;没有机会,死守大城市也没意义。(平庸。是否坚守北上广?这个问题很意义,北上广机会多,但没有安居的可能,永远是异乡人;小地方可以安居,但学来的本事没有用武之地)
我只想羡慕地对你说,当初我们想北漂都不行,因为没有全国粮票。我的很多同学居然是过了三十岁,才背井离乡,告别妻儿外出闯荡。(逻辑问题。现在年轻人苦恼的是有流动的自由却无幸福的可能,白老师单单羡慕年轻人流动的自由,却无法体会,没有幸福感的自由也是一种重负)
你也可以抱怨大城市交通拥堵,地铁太挤。要知道,我上大学实习的时候,学校离城区太远,为了不挤公共汽车,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要出门,蹭老师的班车。上车就睡着,车停了就下去。结果有一天,班车莫名其妙在中间停了一站,我看都没看就跳下去了,车走了,我才发现没到目的地。那一刻我真是悲从中来,可能比你今天面临的很多绝望要绝望得多,但是都过来了。(常识问题。没到目的地而中途误下车,这也能导致绝望吗?心灵脆弱到什么程度才会觉得这是绝望?)
青春是一生中最迷茫、最焦虑、交织着绝望、希望和挑战的时期。但为什么所有人都说青春美好呢?那是他们在回忆时下的定义。悲伤的时候,即使有太阳也觉得天昏地暗;开心的时候,即使下着大雨也恨不得出去裸奔。这种自在随意,到了中年就不可以了,但或许到了老年又可以了,我还没经历过。
史铁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老大哥,2010年12月31号,离他的六十岁生日还有几天,他走了。
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四肢健全的时候,抱怨周围环境如何糟糕,突然瘫痪了。坐在轮椅上,怀念当初可以行走、可以奔跑的日子,才知道那时候多么阳光灿烂。又过几年,坐也坐不踏实了,出现褥疮和其他问题,怀念前两年可以安稳坐着的时光,风清日朗。又过几年,得了尿毒症,这时觉得褥疮也还算好的。开始不断地透析了,一天当中没有痛苦的时间越来越少,才知道尿毒症初期也不是那么糟糕。所以他说,生命中永远有一个“更”,为什么不去珍惜现在呢?(逻辑问题。史铁生谈的是自己健康的逐渐恶化,健康恶化是人不能阻止的,减少抱怨、珍惜当下是最佳选择;白老师谈的是青年面对的住房、拼爹、交通拥堵等外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有心人可以慢慢解决的,如果青年都不抱怨,有心人就不太容易知道真正问题的所在,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白老师引用史铁生的话,非常不恰当,史铁生珍惜当下是因为健康状况将越来越糟,希望青年珍惜当下难道也是预料外在状况越来越差吗?)
我做制片人的时候,有一个孩子来实习,还是托了关系的。一问,才上大一。他觉得早实习可以早点儿熟悉行业,将来找工作更有把握。我说对不起,从明天开始你还是回学校做个大一学生吧。如果总在为未来忧虑,而不能享受此时此刻的时光,你可以把整个余生都搭进去,但你真的打算这么过一辈子吗?(常识问题。大学生早点熟悉将要从事的行业,不是有助于职业生涯规划吗?不是可以为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指明方向吗?为什么这就变成了“为未来忧虑,而不能享受此时此刻的时光”呢?享受当下的大学时光是什么意思?没有对社会、具体行业的基本了解,只讲享受时光,会不会变成不接地气的无用书生呢?当然,过于了解行业实情,可能让大学生变得比较功利,不愿踏实学习专业知识,总想靠剑走偏锋取得成功。在接地气与专业学习之间如何保持平衡,需要认真考虑)
要知道,你所担心的事情,只有不超过10%会变成现实,其余的都是自己吓自己。而且生命中有一个很奇妙的逻辑,如果你真的过好今天,明天也还不错(常识问题。所担心的事情,只有10%变成现实,这有统计依据吗?过好今天,明天也会不错,这因果关系如何成立?)。
这篇文章的问题已经谈了很多。有人说白老师自从说了“不会吧”那一席话,多年打造的“青年导师”人设由此崩塌。其实只要认真读他的文章,立刻就能判断他没有真导师应有的那份表达严谨性、健全常识感与思想敏锐度。明星打造某种人设成功了,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想到或没有机会去深究他们说过什么、写过什么,一旦他们说了什么(不是背书)、写过什么(不是代笔),我们又有心批判地考察,他们很容易露出马脚。
附评分结果: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