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对于武汉大学周玄毅教授最近的遭遇,能否幸灾乐祸?周玄毅的文章《公正世界的幻觉》似乎告诉我们,幸灾乐祸是情不自禁的。当然,此周玄毅是不是周教授,无法确定。下面便来点评这篇文章。

祥林嫂为什么不受欢迎最直接的解释当然是唠叨。但是唠叨自己不幸的人多了,为什么她的结局竟是如此凄凉细究起来你会发现,嫌弃和排斥的真正原因,乃是村民相信她“命不好”,哪怕是捐了门槛也无济于事。

常识感缺失。祥林嫂已成经典形象,如果有人在我们周围总是唠叨自己的苦难,我们也会抱怨一句:“真是祥林嫂!”久病床前无孝子,至亲的苦痛,如果一直持续,大家都会嫌烦,何况他人的苦难呢?我们理智上依然同情祥林嫂的痛苦,嫌烦是感情的表达,与相信她“命不好”无关。理智上,大家都知道应该悉心照料因病长期卧床的至亲,感情上,受不了。

那么,从同情,到心烦,再到嫌弃,这中间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是一种有关“公正世界”的幻觉。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为了能够心平气和地生活,我们都被天然预置了一种被心理学家称为“公正世界假设”的溯因机制。也就是先假定世界是公平的,再为各种现象找到(更多的是臆造)各种使之显得公平的理由。

常识感缺失。哲学家黑格尔好像说过,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大家相信这句话,是为了心平气和地生活,其实现实的合理性更多是人的臆造,这是本段文字想表达的。问题是,什么现实是真合理,什么现实是臆造的假合理呢?盲目臆造是经常行为,还是少数行为?

比如有男士因为交了好几个女朋友,自己被工作单位处罚,这时候如果假设世界是公平的,会推测,这男的一定瞎搞。这是臆造的合理还是真实的合理?当然是臆造的,因为事实没有搞清楚,只是推测。推测之后我们自我安慰说,只要不瞎搞,就不会有事。这很荒唐。

正确的做法是,了解这位男士到底做了什么,违反了学校的哪些规定,惩罚是不是合情合理。如果不够合理,我们不会盲目把现实合理化,不是忙着与这男士切割,而是有一种危机感,私生活不正常到什么程度可以影响到自己的饭碗?

这种机制的内在逻辑,很像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同的是方向正好相反。它相信的是“恶报必有恶,善报必有善”,即好事和坏事的发生,背后总有既定的原则。简单说,看到别人遭受不幸,为了劝服自己“我一定不会这样倒霉”,我们会本能地倾向于为受害者寻找受害的“正当”理由。

常识感缺失。别人遭受不幸,我们更多的是“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而不是说什么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有女孩通过网络平台叫车搬家,结果半路跳车身亡,少数人在找女孩的可恨之处,但大部分人还是把矛头指向平台货车的录音、视频证据收集问题。大家不是劝服自己“我一定不会这样倒霉”,而是非常担心自己也可能倒霉,没有多少女孩敢晚上一个人叫车搬家了。)

比如说钱包被偷是因为性格马虎,被小混混殴打是因为喜欢出入不良环境,如此种种。总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既然不作死就不会死,那我老老实实活在世上有什么好担心的如此一来,世上一切不幸都跟我无关,遂心安理得淡定从容。

常识感缺失。性格马虎、喜欢出入不良环境,难道是臆造出来的理由吗?一个人偶尔钱包被偷,不会被说成性格马虎。一个人被小混混殴打,到底是不是他爱鬼混,可以有客观的调查。如果周围经常有人被小混混殴打,这显示社会已经混乱了,我们不可能心安理得淡定从容。需不需要把现实合理化,大家心里有杆秤,不会糊涂地把任何坏事都合理化。

悲观点说,为了防止对他人的同情使自己陷入恐慌,我们的大脑天然就有一种不道德的倾向,能够把所有的不幸包装成“理所当然”。

常识感缺失。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这些境界都是对现实的某种合理化,没有什么不道德,越是年纪大,亲和力越强。年纪大不是不分是非善恶的宿命论者,而是越来越精准地知道什么该坚持、计较,什么不该坚持、计较。所谓老奸巨猾者更能清楚地知道受害者是作死还是无辜,不会轻率把无辜者当成作死者。他人是无辜者,我们会同情,但不会轻易陷入恐慌。比如女孩打车被害的事情也有几次了,大家非常同情受害者,但照样打车,因为理智判断,被害属于偶然事件。

戳破这种幻觉,既需要强大的理性,又需要深切的体悟。 

常识感缺失。如果我们听说有陌生人被小混混打,立刻便判定这人爱鬼混,这是对自己推测的轻信。正常人不会有这种轻信,避免这种轻信,不需要什么强大的理性,只要了解被打者平时为人如何就好了。

被小混混打这种事情,原因容易搞清楚,不需要盲目把现实合理化,不需要污名化被打者;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原因说不清楚,可以把现实合理化,就是命不好,这不是幻觉,而是一种智慧。太多世事剪不断、理还乱,凡事都刨根问底,是孩子气。经常谈论这个是幻觉、那个是幻觉的人本身便生活在理智的幻觉中。) 

畅销科普读物《大脑里的8个骗子》的作者科迪莉亚·法恩,就正好兼具这两种能力。她是接受过严格训练的认知心理学家。在这本书里,作者坦陈了这样一段不甚光彩的心迹:有一次,她带着还在襁褓中的孩子出门散步,遇到邻居老太太向她谈起自己因白血病夭折的女儿。按理说,一位正处于哺乳期的母亲,应该最能涌起同情。然而此时,法恩心底涌现的不是同情,而是各种角度的责难——是不是没有母乳喂养是不是吃了太多垃圾食品是不是平常太靠近电视总之一句话:你肯定是哪里做错了。

好奇怪,别人孩子得了白血病,难道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房间甲醛超标吗?听到对方说孩子得了病,难道不是急着询问得病的真实原因吗?知道了原因,对我们自己也有好处,也许可以避免犯同样错误。有多少人会忙着在心里责难对方也许吃了太多垃圾食品而忘记询问生病的真实原因呢?

对于这种心态,法恩总结道:“这位母亲的伤痛背后所隐含的不详暗示——‘你的小孩也有可能遭遇同样的命运’实在令人焦虑不安,我那不道德的大脑,因此以责备那种母亲为手段,来应付这个威胁。”

以上这段话,就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一样冷酷、精确。遇到小的不幸,同情的眼泪也许是单纯而且真诚的,但是面对那种足以压垮任何人意志的不幸,本能涌现出的同情感就会被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所克制。这种力量来自于一个更高的要求,也就是避免由于世界的荒谬感和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恐慌而陷入意志崩解。说白了,不幸是你的不幸,我的日子还得继续过,找个合理的解释安慰自己,比同情你的不幸因而让自己惶惶不可终日重要得多。

常识感缺失。有中国留学生在他国被枪杀,按文章的逻辑,应怪留学生自己不小心,不懂得保护自己。这样我们会有安全感,因为我们是小心的。住在这个国家的留学生可不会这么想问题,他们会了解留学生被杀的时间、地点以及凶手的特征及杀人理由,以便判断自己处境的危险程度。盲目与受害者切割,更可能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那么,如果实在找不到不幸的理由怎么办很简单:“命不好”。又回到祥林嫂的故事——让阿毛在门口剥豆算是错吗当然不是。但是如果没错仍然会被狼叼走,岂不是村里人人自危所以一定要找到更高一层的原因。

常识感缺失。并不是因为找到更高层次的原因“命不好”,村里人便不人人自危了,而是因为被狼叼走是小概率事件。

不管是前世的报应也好,八字的排列也罢,即使真的无辜而受苦,那也是别人的“命”,还是与我无关,公正世界的假说仍然颠扑不破。这听起来让人绝望,但是在善于自保方面,我们的心理机制就是如此强大。

常识感缺失。认为祥林嫂命不好的,不一定认为自己命好。他人的苦难一旦归结到命运,命运不是与我们无关,而是与所有人息息相关。只有相信命运决定人生的人,才会判定别人命好还是不好。

 

 

附评分结果:

 

话题:



0

推荐

文庆

文庆

7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挑刺砖家——专挑专家的刺 E-mail:wqphil@126.com 微信公众号:zhuanyetiaoci

文章